第八屆新鮮盛典開幕,新乳業描繪“健康”新藍圖
發布日期:2021-09-29 瀏覽次數:7390
當鮮奶成為乳企的日常操作,乳業之鮮還能否一貫如新。9月29日,“健康中國 鮮進未來——第八屆新鮮盛典”在寧夏啟幕,新乳業與眾多行業專家、科研人員、業內同仁齊聚寧夏,從新征程、鮮未來、大健康以及謀發展四個維度研解新鮮乳業的發展潛力,共同探尋乳業發展風向,挖掘乳業增長新風口。
大會從低溫賽道發展趨勢、乳品健康養生消費趨勢、優質乳工程、益生菌和健康免疫力、牧場碳減排等多個角度對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會上,新乳業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成立極地菌種聯合研發項目組,倡議行業更新鮮、更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振興民族奶業、建設健康中國發揮力量。
新鮮無止境 24小時鮮活營養行業標桿
誰能與消費者更近,誰便獲得了先發優勢。對乳業而言,時間、距離一直是新希望白帝乳業發展首先的主要關卡。而縮小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讓產品更快地進入消費者的購物車中,已經成為乳業,尤其是鮮奶企業爭先鉆研、努力創破的重要課題。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今年上半年國內低溫鮮奶的銷售量同比增長13%,滲透率同比上升23%,增幅排名品類首位。在健康需求的推動下,低溫鮮奶市場存在著很大的發展機遇,關鍵在于誰能夠憑借自己的“新鮮指標”俘獲消費者的心理。早已推出業內首款用時間定義的24小時鮮奶的新乳業顯然已經占據了“鮮發高地”。
眾所周知,鮮奶中的活性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有著積極作用,是巴氏低溫奶“鮮活”的核心。但同時,活性營養物質十分敏感,其有效留存對生產工藝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為了在“時間”之上進一步保留新鮮,24小時鮮牛乳的科研人員們不斷在生產工藝和流程上進行科技創新。2020年,疫情期間,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營養的需求,24小時鮮牛乳在全體系推進了75℃/15S的低溫巴氏殺菌工藝升級,使得免疫球蛋白含量達到普通鮮牛乳的10倍,此舉不僅突破了行業標準,也刷新了24小時鮮牛乳的 “鮮活”定義。
同時,新乳業還官宣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的極地菌種聯合研發項目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羅瑋博士介紹,由于極地的特殊、極端環境,極地微生物及其產物表現出優良特性。未來,新乳業將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一起開創性地探索極地微生物在乳品領域的應用。
優質在本土 三大引領支撐國產奶競爭力
盛典現場,益普索在《2021代際養生趨勢》報告中指出,近兩年,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程度明顯提升,并保持在高水平,同時近一半(49%)消費者贊同“乳制品是通過飲食改善身體健康的重要方法”。消費者對于乳制品的追求,被賦予更多健康期待。
“牛奶有三怕,怕過熱加工,怕漂洋過海,怕長年保存。”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研究所所長王加啟指出,牛奶中的乳鐵蛋白、乳白蛋白、乳球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質,對于人體提升免疫力和健康水平有積極作用,好牛奶必須更多保留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優質乳工程“技術引領-標準引領-品質引領” 的體系推動,為國產奶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悉,新希望乳業從2015年4月開始參與推動優質乳工程,至今已有6年,是最早一批參與優質乳工程的乳企,也是目前旗下生產基地通過優質乳工程驗收數量最多的品牌,對于國產乳品品質和競爭力提升發揮重要作用。新希望白帝乳業從2018年開始參與推動優質乳工程,至今已有4年。
優質乳工程在新乳業的實施,不僅有利于乳品品質實現優質化,還有利于乳品加工的低碳化。通過優化工藝和降低殺菌溫度,可以有效降低熱能消耗和排放。今年年初,新乳業積極響應國家“碳達標/碳中和”莊嚴承諾,率先與中國農科院科研團隊合作,展開全產業鏈碳中和研究及產業實驗。新乳業還在盛典現場發起“更新鮮 更低碳”的行業倡議,與行業同仁一起持續推進雙碳減排工作,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新鮮乳業。
發展有路徑 建設“專精特新”的高質量新動力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這是“專精特新“首次進入政治局會議議題。在新乳業董事長席剛看來,這也為區域品牌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表示,雖然區域品牌當前存在“流量被截取“”產品被收割“”渠道被擠出“的三大痛點,面臨”行業內卷“”用戶躺平“”供應鏈隔離“的三大現實,但隨著消費升級、文化自信和國品崛起的趨勢疊加,區域品牌發展還是存在很大的空間和希望,機會和動力要從”專精特新“上去探索創新。
“我們要以‘專精特新‘的新動力成就更多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在越來越多單項冠軍的融合中,助力我們的民族品牌造就全能冠軍。”席剛表示,將最大化利用區域乳企發展的空間和希望,以專注、專業、專心做精準、精致、精細的產品,深入挖掘區域乳企的獨特優勢,抓住消費機遇,用新技術為用戶創造新體驗,與行業同仁攜手并進,蹄疾步穩打造民族乳品品牌,為民族奶業振興貢獻力量。
- 上一篇:鮮活營養,還看本地乳企!中國